西貢海藝術節於11月16日正式揭幕!由即日起至2023年1月15日,歡迎大家來到鹽田梓和橋咀洲欣賞9件獨特的本地創作藝術品,同時參加深度遊導賞團及精彩活動。立即相約親友一起在香港感受跳島遊樂趣,展開一場藝術與自然的探索療癒之旅!
西貢海藝術節以鹽田梓為軸心,並擴展至橋咀洲、滘西洲及糧船灣。爲期3年的藝術節以《再島嶼》為題,結合西貢海的歷史、文化、古蹟、自然景觀和藝術品,希望大家再次在島嶼相遇出發、相遇人、相遇故事。每一次蒞臨都有著不同的體驗,一同感受藝術和大自然的療癒力量。
《海洋說》Stickyline,橋咀洲,位於橋咀碼頭附近,形狀有如海螺。海螺或會成為寄居蟹嘅暫時居所,就好似橋咀洲咁,歡迎任何人嚟到,遊山玩水,駐足休息,遊客可倚靠住海螺背面,一邊欣賞海景,一邊聽住被作品放大嘅海浪聲。
《大菠蘿遊》貓珊,藝想 橋咀洲,一共有10件陶泥,散落喺橋咀洲貫穿南北嘅行山徑。聖雅各福群會藝想聯同插畫師貓珊,以橋咀洲上嘅標誌性地貌 –— 菠蘿包石,及香港美食菠蘿包為靈感,創作出唔同造型嘅陶泥。
《日光下的月影》Breakthrough Art Studio,橋咀洲,係竹籐藝術裝置,呈現不同形態嘅月亮,由新月漸至滿月,借月亮嘅變化,比喻潮漲潮落。圍繞住月亮有十二個球體,就如古代計時儀器⸺日晷,以影子嚟推算時間。需要留意嘅係,遊人只可於潮退時經連島沙洲去橋頭欣賞《日光下的月影》,寓意人生無常,一切建基於天時、地利同人和。
《流水龍骨》陳家俊,鹽田梓,龍骨水車係以前曬鹽業嘅重要人力設備之一,可將鹹水由低處引至地勢較高嘅曬鹽池。作品受龍骨水車啟發,遊客只要踩動腳踏,作品就會發出流水般嘅聲音。
《歸航》朱卓慧,鹽田梓,作品係一件帆船造型嘅雕塑,風帆部份有如兩隻飛翔中嘅鴿子,作品位於天主堂山坡下嘅海邊,寓意居民平安歸航。
《「鹽」下乘涼》孫舒雯,梅詩華 鹽田梓,作品位於鹽場旁嘅濕地,鹽田係村民工作嘅地方,同時都係同家人和朋友嘅聚腳點,而《「鹽」下乘涼》都希望可以成為訪客駐足乘涼同交流嘅休憩空間。作品噴上鹽水,寓意人生同造鹽一樣,必須不斷經歷磨練。
《漂浮氣泡》高浚明,鹽田梓,位於玉帶橋,由無數鏡條組成,透過鏡面反映,可以睇到玉帶橋一層又一層嘅修葺痕跡,反映三代村民建橋嘅心路歷程。
活動詳情
日期:2022年11月16日至2023年1月15日
時間:星期一至日,公眾假期如常開放(藝術節大使當值時間為早上10時至下午5時)
地點:西貢鹽田梓及橋咀洲
網上預約「跳島街渡體驗」船票或於西貢公眾碼頭乘坐街渡到達鹽田梓及橋咀洲,需時大約20分鐘
詳情:按此
報名:點此進行報名
圖片來源:@旅發局
*以上資訊只供參考,如有任何變化或更改均以現場情況或商戶決定為準*